新闻
News
LIGA与准LIGA技术
点击量:3077 日期:2020-03-14 编辑:硅时代电子科技
LIGA与准LIGA技术
1986年德国W.Ehrfeld教授首先开发了进行三维微细加工最有前途的方法——LIGA技术。
——LI,Lithographier,即深度X射线刻蚀;
——G,Galvanformug,即电铸成型;
——A,Abformug,即塑料铸膜。
LIGA技术是深度X射线刻蚀、电铸成型、塑料铸膜等技术的完美结合。LIGA工艺问世以来,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三维微细加工技术。
1、LIGA技术是微细加工的一种新方法,它的典型工艺流程如上图所示。
(1)深度X射线刻蚀:首先利用深度同步辐射X射线在数百微米后的PMMA光刻胶上刻蚀出较大深宽比的光刻胶图形,高宽比一般达到100。
(2)电铸成型及制膜:利用光刻胶层下面的金属膜作为电极进行电镀,将显影后的光刻胶所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间隙用金属填充,直到光刻胶上面完全覆盖了金属为止,形成一个与光刻图形互补稳定的相反结构图形。
(3)注模复制(塑铸)
由于深度X射线光刻的代价太大,所以,在批量生产中,采用子母模的办法。塑铸为大批量生产电铸产品提供了塑料铸模。
2、与传统微细加工方法比,用LIGA技术进行超微细加工有如下特点:
(1)可制造有较大深宽比的微结构;
(2)取材广泛,可以是金属、陶瓷、聚合物、玻璃等;
(3)可制作任意复杂图形结构,精度高;
(4)可重复复制,符合工业上大批量生产要求,成本低。
3、LIGA技术的应用与发展
(1)德国美茵兹技术研究所(IMM)开发除使用准分子激光烧蚀与LIGA技术结合的新加工工艺。
(2)欧共体1992年启动一个称为MAXIMA多国协作研究项目,目标是研制一个三维集成加速度传感器。它是在X方向、Y方向由LIGA工艺制造的加速度传感器阵列,与在Z方向的硅加速度传感器阵列集成在同一硅片而成,是LIGA技术与硅微机械技术的完美结合。
(3)美国威斯康兴大学HenryGuckel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对LIGA技术进行了改进,开发出SLIGA技术。仅仅利用LIGA技术的典型工艺还不能制造出有活动要求的可动微结构。引入牺牲层腐蚀技术,可以大大拓宽LIGA技术应用零用,为任意几何形状可动的三维结构制作开辟了道路。
(4)1995年上海交通大学利用LIGA技术研制出直径2mm的电磁微马达的样机。
(5)上海冶金所用一般厚正性光刻胶,深UV(紫外光)曝光的准LIGA技术,电铸厚的微结构可达10μm,而且零件表面光洁,侧面陡直。
(6)德国Microparts公司已获许应用LIGA技术制造下一代喷墨打印机的喷嘴。这种新型打印机将具有96nm-1分辨率,喷墨密度将是目前一代喷墨打印机的4倍。
4、准LIGA技术
由于LIGA技术需要昂贵的深度同步辐射X射线光源和制作复杂的X光掩模,所以LIGA技术推广应用并不容易,而且与IC工艺不兼容。1993年Allen提出用光敏聚酰亚胺实现准LIGA技术。
准LIGA技术利用常规的紫外光光刻设备和掩模,制作高深比微金属结构的方法。准LIGA的工艺过程除了所用的光刻光源和掩模外,与LIGA工艺基本相同。用准LIGA技术既可以制造高深宽比的微机构,又不需要昂贵的同步辐射X射线源和特制的LIGA掩膜版,对设备的要求低得多;另外,它与集成电路工艺的兼容性也要好的多,因此,准LIGA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。准LIGA工艺流程如图所示。
准LIGA工艺的工艺过程:
(a) 紫外光光刻成模
(b) 电铸或化学镀及制模
(c) 塑铸
5、多层光刻胶工艺在准LIGA工艺中的应用
由于一般情况下用紫外光对光刻胶进行大剂量的曝光时,光刻胶不能太厚,而且显影后光刻胶图形的侧壁陡制度不好。为此,将多层光刻胶工艺应用于准LIGA技术上进行光刻,可以得到较高的光刻分辨率。多层光刻胶工艺有两种,如两层光刻胶工艺、三层光刻胶工艺等。其中,三层光刻胶工艺师应用最多的一种多层光刻胶工艺。
苏州硅时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拥有十多年的微纳加工技术积累,专业MEMS技术团队一对一服务,可提供专业技术支持,并做到精益求精和科学的实验态度,为您的产品保驾护航。